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4月, 2019的文章

為什麼耶穌說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也要怎樣待人

    馬太福音  第7章7節 ~12 節   你們祈求,就給你們;尋找,就尋見;叩門,就給你們開門。   因為凡祈求的,就得著;尋找的,就尋見;叩門的,就給他開門。   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求餅,反給他石頭呢?   求魚,反給他蛇呢?   你們雖然不好,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,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,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嗎?   所以,無論何事,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,你們也要怎樣待人,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。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 我印象最深刻的是12節這句:「所以,無論何事,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,你們也要怎樣待人......」 你願意人怎樣待你,你也要怎樣待人。換句話說,就是願意別人怎樣待我,我就怎樣待人。這句話讓我想到孔子說的: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,只是主耶穌說的態度更積極。主動對別人好。「己所欲,施於人」。主耶穌是神,他的道理比身為人的孔子更深。 我想什麼時候會用不願意別人待我的方式去對待別人呢? 小孩子肯定不希望別人偷他的午餐吃,但一個沒有人照顧的小孩子可能會去偷別人的食物。因為害怕肚子餓,所以即使不願意別人這樣待他,他可能會這樣待別人。 如果這孩子有正常的父母親照顧,他不會因為怕餓死而偷東西。為什麼?因為他知道早餐、午餐、晚餐,爸爸媽媽都會為他準備的。偶而還有個消夜,下午茶。不用擔心肚子餓的問題後,小孩就不會偷別人食物了,甚至還會把他的食物分給其他肚子餓的人吃。他知道即使自己所有的午餐分給了別人,爸媽還是會準備另一份給他。甚至會誇獎他,懂得照顧需要的人。 所以「己所欲,施於人」的條件是,知道背後有人支持。不用擔心給予別人後,我們會吃虧。耶穌說:「你們雖然不好,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,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,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嗎?」 我們信耶穌後,耶穌給我們權柄做神的兒女。我們除了地上的父母親,還有一位天上的父親。這父親是造天地的父親。如果祂答應,有什麼是沒辦法給我們的呢? 當然有時我們向天上的爸爸求的東西,就是得不到。其實不難理解,小孩如果要求每天只吃肉跟飲料,不吃蔬菜和水,爸媽會答應小孩這種請求嗎?肯定不會的。而這小孩年紀很小,以為飲料很好喝,照三餐喝也沒關係,爸媽跟他說這樣不好。小孩也許還會生氣,哪裡不好了?等他長...